
彭富春,男,漢族,湖北仙桃人,1963年9月出生,研究生學歷,博士學位,武漢市民革主委, 2001年9月加入民革,現任武漢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,二級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,全國人大代表,武漢市人大常委,省民革常委,民革武漢市委會主委。
彭富春1992年赴德國學習哲學,師從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、哲學名家海德格爾的弟子博德爾教授。1999年被評為武大哲學系博導,成為武大最年輕的博導之一。并兼任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、臺灣佛光大學兼職教授。他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積極著書立說,其代表作有:《美學原理》、《論中國的智慧》、《哲學與美學問題》等。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,不遺余力地建言獻策,先后提出“學校要強化心理教育”、“國學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相適應”等建議案,尤其是“國學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相適應”等建議案引發了全民對于什么是真正的國學的大討論。
彭富春1992年赴德國學習哲學,師從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、哲學名家海德格爾的弟子博德爾教授。1999年被評為武大哲學系博導,成為武大最年輕的博導之一。并兼任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、臺灣佛光大學兼職教授。他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積極著書立說,其代表作有:《美學原理》、《論中國的智慧》、《哲學與美學問題》等。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,不遺余力地建言獻策,先后提出“學校要強化心理教育”、“國學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相適應”等建議案,尤其是“國學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相適應”等建議案引發了全民對于什么是真正的國學的大討論。